LOT 814
上一件
下一件
元 蓝釉留白龙纹大碗
作品估价:RMB 1,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未知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814
拍品名称:
元 蓝釉留白龙纹大碗
拍品描述:
品相:口沿一4cm锯修 尺寸:直径30cm 年代:元 一抹青黛 千娇百态 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段,也是景德镇陶瓷大放异彩之时。青花瓷、釉里红瓷、枢府瓷、蓝釉瓷等享誉海内外的名品相继问世。祭蓝釉留白瓷也是此时创烧的最高工艺品种之一。此件大碗制作工艺精湛,胎体厚重,祭蓝发色艳丽,以铲地白瓷塑的方式浮雕白龙纹,生动流畅,威压四方。是同类品种中的佼佼者,也是目前仅见的唯一一件,在元代陶瓷作品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除釉色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又于明清时发明了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绚烂多彩,耐人寻味。 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完整者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故宫博物院藏蓝釉白龙盘一件,为清宫旧藏之物,盘中心贴塑三爪白龙一条,龙纹矫健,刚劲有力,动态盎然,为典型的元龙风格。同样的白龙盘早年流散国外两件,一件存日本出光美术馆;另一件现存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曾在上海幽蓝神彩大展中展出过,娇若游龙,与本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盘子中的白龙,一个是大碗中的白龙。另有蓝釉白龙梅瓶一种,也是铲地白瓷塑三爪白龙一条,原有3件,一为扬州博物馆收藏,一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另一件为宫中旧藏,原存颐和园,可惜后被打碎。还有蓝釉白龙罐一种,是残器,为镇江地区本世纪90年代出土。解放后杭州出土元代蓝釉爵杯一种,保定市出土元代蓝釉金彩、蓝釉金彩杯和盘各一种,其呈色蓝如宝石,金彩画法娴熟,灿烂的金光与蓝宝石似的釉色呼应成趣,给人以富丽华贵之感,是代表元代蓝釉烧造水平的杰出之作。此外,西亚地区尚藏有元代蓝釉白龙和白花、飞鸟及海马纹的大盘,直径多在45厘米左右,分别存于伊朗巴士顿博物馆、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博物馆。 元代蓝釉瓷器传世稀少,且均藏于国家博物馆中,仿制者很难拿到手中,只能比照图录仿制。现代仿品主要出于景德镇,有用煤气窑烧的,也有用柴窑烧的。鉴定时只要把握元代造型胎釉特征,自可识别真伪。如盘底元代真品虽看去粗糙,但用手摸时,却感到平滑,新仿者或过于细洁,或过于粗糙,均未仿到真品原有的神韵。元代蓝釉真品釉色深沉,后仿者多偏蓝色,过于轻浮。 元代蓝釉瓷器釉质腴润,呈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堪称景德镇窑蓝釉瓷器之代表。 蓝色在元代属于流行色。崇尚蓝色是特别的审美趋向,元代皇宫常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宫廷在举行庆典时也用蓝色织物,既使是装裱字画也喜用蓝色绫绢。这种爱好在蒙古人的装束上表现更加突出,妇女们常用蓝色绸料束于腰间。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更突出的是人们对天的敬仰,进而尚青尚蓝。 此拍品高14厘米,口径30厘米,碗造型端庄隽秀,肩部丰满,腹部以下明显收敛,底足外撇。通体施霁蓝釉,釉质肥厚莹润,腹部刻有白色龙纹,蓝白相映,鲜明夺目,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本碗是景德镇窑产品,胎体厚重坚硬,造型挺拔高大,具有元代瓷器粗犷豪放的风格。瓶身刻画一条游龙,其上用白釉敷设,坯体的其他部位均施蓝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白龙细颈蛇尾,三爪斜鳞,体态优美,犹如在蓝色的大海中翻腾舞跃,充满生机。釉色蓝白相映,对比鲜明,装饰效果极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划时代的瓷艺珍品,是充分反映元代景德镇窖高超烧瓷水准的代表性精品。 一抹青黛,千娇百态。古人经过千年的探索与试炼,将大自然中这清冷静谧的色彩装点在瓷器上,构成了瓷器百花园中绚丽的一个分支。每一种色彩都凝聚着时代的风貌、历史的沉淀,成为中华瓷器史上独特的文化内容,展示了中华瓷器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