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6601
下一件
清乾隆 柏林寺制洋彩番莲「佛日常明」碗
直径14cm
作品估价:RMB 100,000-2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6601
拍品名称:
清乾隆 柏林寺制洋彩番莲「佛日常明」碗
年 代:
清乾隆
尺 寸:
直径14cm
题 识:
“柏林寺制”款
拍品描述:
备注:
• 北京藏家户出

本品撇口弧腹,下承圈足,造型规整端庄。碗内壁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其上以洋彩绘四组缠枝莲托宝杵纹样,花间设四圆形开光,内以蓝料彩书写“佛”、“日”、“常”、“明”四字篆书吉语。外底心矾红书“栢林寺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清代皇室崇信藏传佛教,因此佛教元素题材常常运用于宫廷制器上。此式洋彩“佛日常明”碗即是其中典型一例。据《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碹得画各样花卉木样四件并原样盘二件持进,交太监毛团呈览。奉旨:准照画‘佛日常明’字黄地青番花盘样式,作七寸盘、五寸盘、大碗、小碗俱照此花卉样做。钦此。”此式洋彩“佛日常明”碗遂成御窑定式,并延续烧造至嘉庆、道光两朝。
本品较之常见“佛日常明”碗,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底落“栢林寺制”款,由此可知本品是皇家专为“栢林寺”定烧供奉之物。查阅相关资料,作为京师八刹之一的“柏林寺”最为契合,“栢”、“柏”二字古来相通,更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重修栢林寺碑文》佐证乾隆时期“柏林寺”恰写作“栢林寺”。由此可知,本品当是乾隆时期皇家为柏林寺定烧之物,且烧造时间很可能就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重修柏林寺前后,成对供奉于柏林寺大雄宝殿佛前。
柏林寺位于雍和宫之东,为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清代皇室极为重视,分别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祝康熙帝六十寿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为纪念皇考雍正帝两次耗重金重修。因此皇室为此寺定制的器物必为精工细作的御窑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