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6617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胭脂红地画珐琅牡丹纹浅碗
直径11.2cm
作品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6617
拍品名称:
清雍正 胭脂红地画珐琅牡丹纹浅碗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直径11.2cm
题 识:
“大清雍正年制”款
拍品描述:
备注:
• 银行家Suzanne Braley(1893-1970)旧藏,及其家族递藏,蒙地卡罗,摩纳哥;传其1910至1920年代旅居上海时购得

本品烧制于雍正初年,为雍正御瓷当中独具特色的一类,颇为难得。其承袭康熙珐琅彩碗的造形,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釉汁莹润,外壁别出心裁以胭脂红为地,上以蓝彩、黄彩描绘盛开的三组牡丹花,花瓣边缘晕染黄白之色,四周辅以翻卷缠绕的绿彩枝蔓。其色泽有别于传统的五彩瓷器,发散出西洋情调,与康熙同类题材的珐琅彩瓷器风格一致。细辨其特征是与珐琅料无异,尤其蓝彩一项,其绘画填色工致细腻,所用技法则为典型的西洋风格。底款为青花双方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为早期写款方式,皆为可贵之品。本品相同器物清宫旧藏命名为“磁胎画珐琅五色番花红地茶碗”。
珐琅彩於康熙朝烧造成功,雍正时有所突破和发展。彩料更加丰富,据《清档》中有关画珐琅器的记载证实,除用西洋进口彩料外,还有宫廷造办处自己炼籹的新料。雍正珐琅彩大多绘籹於素白器上,只有少数承袭康熙朝那种施珐琅彩於色釉地上的技法,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御窑磁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红地茶碗极为相近,参见《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页130,图22,显然为沿袭康熙茶碗之作,而碗型又接近於奶茶碗,极有可能为饮用奶茶器皿。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均有雍正朝同类器收藏,花卉所施釉彩不尽相同。拍品式样者在清宫《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案》内的登录名称为“雍正磁胎画珐琅五色番花红地茶碗,一对内一件有瑕”。另据清宫造办处《匣裱作》日记档载,这批磁胎画珐琅器,自乾隆三年九月开始,陆续配籹楠木匣,两件至五件盛一木匣,匣内糊囊,匣盖上刻填色品名。
Hugh Moss于《By Imperial Command.An Introduction to Ch’ing Imperial Painted Enamels》一书中论述,此类五彩碗应为雍正元年及二年间制于景德镇,其时景德镇艺匠未谙粉彩之运用,粉彩纹饰,首见于北京宫廷造办处,详见其著录,香港,1976年,页82。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展于《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台北故宫博物院,2012年,编号17;上海博物馆也藏一例,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21,京都,1981年,图版105;另可参考,《By Imperial Command.An Introduction to Ch’ing Imperial Painted Enamels》,Hugh Moss,香港,1976年,图版77及78。法国吉美博物馆,巴黎,Grandidier遗赠,出处同上,图版79,亦为本品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