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6618
上一件
下一件
清雍正 墨彩宋人诗意山居图碗
直径13cm
作品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货币换算
成交状态:流拍
买家佣金拍卖企业在落槌价的基础上收取买家佣金
15%
图录号:
6618
拍品名称:
清雍正 墨彩宋人诗意山居图碗
年 代:
清雍正
尺 寸:
直径13cm
题 识:
“雍正年制”款
拍品描述:
备注:
• 欧洲重要私人收藏,购自上世纪80年代
• 台北私人收藏,2000年代初购自上述藏家
碗敞口,腹部及底向内斜收,底承圈足。造型精巧玲珑,胎薄质细。通体白釉,其上以墨彩绘饰雪景远山迭翠,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林木葱郁,草庐隐于其间,老树横斜。墨色浓淡有致,皴擦点染,颇有「四王」风韵。底青花双圈内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受欧洲赭墨珐琅彩瓷影响而生,墨彩纹饰首见于雍正一朝,是时初见以瓷仿拟不同材质器物。1732年,江西巡抚谢旻监编《江西通志》,记载雍正年间,年希尧及唐英担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下,所烧造的各式器形,其中谢旻编载,号四十为墨彩瓷,此新技术让画师得以于瓷上,用浓淡墨色,笔法皴染,绘作传统山水画,并描写其中人物、花鸟植栽等细节。墨彩瓷纹饰简雅意深,符合雍正帝审美要求,且融会水墨之意境,极得帝王欢心。
北京首都博物馆可见一例,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4 清》,图版176。另一对墨彩碗例,属罗桂祥旧藏,现藏香港艺术馆,展于《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编号57。William and Jennifer Shaw伉丽雅蓄亦见一对类例,三度售于苏富比,最近一次为纽约2012年9月,编号83。另可比较一对相似碗例,赵从衍典藏,曾数次售于香港苏富比,最近一次为2015年4月7日,编号101 。笔筒中画意相近者,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页290–291,图239,另见一雍正款笔筒例,其装饰风格与本品相似,可资比较,现贮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载于《世界陶磁全书》,卷15,图版73。
• 欧洲重要私人收藏,购自上世纪80年代
• 台北私人收藏,2000年代初购自上述藏家
碗敞口,腹部及底向内斜收,底承圈足。造型精巧玲珑,胎薄质细。通体白釉,其上以墨彩绘饰雪景远山迭翠,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林木葱郁,草庐隐于其间,老树横斜。墨色浓淡有致,皴擦点染,颇有「四王」风韵。底青花双圈内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受欧洲赭墨珐琅彩瓷影响而生,墨彩纹饰首见于雍正一朝,是时初见以瓷仿拟不同材质器物。1732年,江西巡抚谢旻监编《江西通志》,记载雍正年间,年希尧及唐英担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下,所烧造的各式器形,其中谢旻编载,号四十为墨彩瓷,此新技术让画师得以于瓷上,用浓淡墨色,笔法皴染,绘作传统山水画,并描写其中人物、花鸟植栽等细节。墨彩瓷纹饰简雅意深,符合雍正帝审美要求,且融会水墨之意境,极得帝王欢心。
北京首都博物馆可见一例,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4 清》,图版176。另一对墨彩碗例,属罗桂祥旧藏,现藏香港艺术馆,展于《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编号57。William and Jennifer Shaw伉丽雅蓄亦见一对类例,三度售于苏富比,最近一次为纽约2012年9月,编号83。另可比较一对相似碗例,赵从衍典藏,曾数次售于香港苏富比,最近一次为2015年4月7日,编号101 。笔筒中画意相近者,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页290–291,图239,另见一雍正款笔筒例,其装饰风格与本品相似,可资比较,现贮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载于《世界陶磁全书》,卷15,图版73。